找到93条结果

  • 导语:心血管内科的常规检查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危险分层、治疗方案选择以及预后判断中都有重要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血管内科相关检查项目及注意事项。 一、心脏电生理检查 1.常规心电图(ECG) 为临床上应用最广的无创性常规检测心脏的方法,也是心血管病诊断中最常用的检测技术。心电图可以作为心律失常诊断的“金标准”。可诊断的疾病包括心律失常,心脏扩大、肥厚,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 [注意事项]:①检查前不能饱饮、饱食、吃冷饮和抽烟,需要平静休息20分钟。②检查时应平躺,全身肌肉放松,平稳呼吸,保持安静,切记讲话或移动体位。③应把以往心电图报告交给医生查看。如正在服用洋地黄、钾盐、钙类及
    就医指导 健康号 2017-04-28 00:00:00
  • 在心血管疾病这一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战场上,心内科医生不仅需要精湛的医术,更需掌握一门核心“能力”——卓越的医患沟通能力。面对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复杂疾病带来的巨大身心压力,患者与家属常处于高度焦虑与信息渴求状态。如何让每一次沟通成为信任的基石、治疗的助力,而非误解与矛盾的源头?这要求我们的沟通技巧必须超越简单的信息告知,迈向更深层次的理解与协作。一、 精准与共情:复杂信息的有效传达心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案的复杂性是沟通的首要难点。“射血分数降低”、“冠状动脉狭窄”、“射频消融风险”等术语对患者如同天书。高效沟通始于“翻译”:善用比喻与具象化: 将心脏比作“发动机”,血管
    微医药 健康号 2025-08-04 11:59:07
  • 。结语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正朝着更精准、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向迈进。新能量(PFA)、高精标测(超高密度、影像融合)、人工智能辅助决策不断拓展治疗边界。然而,技术是工具,成功的核心仍在于术者深厚的电生理功底、精准的影像解读能力、对患者个体化需求的深刻理解以及严谨的临床决策。作为心内科医师,持续学习、掌握技术精髓、严格把握适应症、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共享决策,方能将尖端技术转化为患者切实的生存获益与生活质量提升。在电与结构的迷宫中,我们不仅是操作者,更是患者生命节律的守护者与导航者。
    微医药 健康号 2025-08-07 17:52:35
  • 结构,不是说写了这句话,就是说明有问题的。这位男士的主动脉和冠状动脉壁有少量的钙化斑,因此给提示出来有动脉硬化,我自己觉得没有什么问题,但这属于心内科的诊疗范畴,我建议他可以咨询一下心内科医生。
    刘懿 副主任医师 2024-07-16 06:35:48
  • 2024-8-7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肺部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实性肺结节如果是恶性,有没有可能是原位癌?您会觉得如果直径很小,也是有可能的。那如果这个实性肺结节直径两厘米,有没有可能是原位癌?相信大多数朋友会回答: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们来看这样一个病例,这是一位67岁的女士,因为房颤到心内科住院,住院后,心内科医生给安排做了一个胸部CT,发现了在右肺上叶有一个直径两厘米的实性肺结节。主管医生给安排了一个多学科专家会诊,我应邀参加。这个肺结节边缘不规则,有不均匀强化,从现在看有恶性的可能。在和家属之间充分沟通后,转到我们科室做的手术。手术后的病理显示大量炎性病变组织内见不规则异常腺体,考虑高级别
    刘懿 副主任医师 2024-08-07 06:21:33
  • ,考虑孙阿姨有冠心病,给予拜阿司匹林、硝酸酯类、倍他乐克等规范的冠心病的治疗。孙阿姨严格按照医生医嘱,规律服药,但气促症状不但不见缓解,反而越来越厉害。半年后孙阿姨平路行走几步即感气促,日常生活严重影响,并出现胸痛症状,就诊B医院心内科,医生行冠脉CTA未见明显异常,并建议就诊专科医院进一步诊治。上海市肺科医院肺循环科姜蓉孙阿姨来上海市肺科医院肺循环科门诊就诊,医生考虑老年人出现肺高压,需警惕左心衰竭、慢性肺部疾病及慢性肺栓塞引起肺动脉高压可能,并收住入院。入院后医生给孙阿姨安排了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进一步证实双下肺动脉分支内肺栓塞。医生给予制定了抗凝方案治疗,孙阿姨的胸闷、胸痛症状逐渐得
    姜蓉 副主任医师 2018-08-06 11:47:48
  • 心力衰竭是很多心脏疾病的共同归属。简单的说,心脏无法将血液充分的泵出,导致血液瘀滞在肺循环和静脉系统内,患者就会出现虚弱、呼吸困难和水肿等症状。我一直倡导心衰患者在治疗中要尽量选择一位固定的心内科医生。为什么呢?因为心衰(尤其是伴随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时)的治疗需要复杂的药物方案。这些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可能带来血压下降、心率减缓以及肾脏功能和电解质平衡的短期波动。而要发挥这些药物的效力,必须达到一个较大的目标剂量。因此,心衰药物治疗的一个核心策略便是小剂量起步,逐步滴定药物剂量,即医生需根据患者实时状况,每2-3周对药物剂量进行一次精细调整,直至达到目标剂量或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剂量。在此
    葛恒 主任医师 2024-09-15 20:50:59
  • 心力衰竭是很多心脏疾病的共同归属。简单的说,心脏无法将血液充分的泵出,导致血液瘀滞在肺循环和静脉系统内,患者就会出现虚弱、呼吸困难和水肿等症状。我一直倡导心衰患者在治疗中要尽量选择一位固定的心内科医生。为什么呢?因为心衰(尤其是伴随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时)的治疗需要复杂的药物方案。这些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可能带来血压下降、心率减缓以及肾脏功能和电解质平衡的短期波动。而要发挥这些药物的效力,必须达到一个较大的目标剂量。因此,心衰药物治疗的一个核心策略便是小剂量起步,逐步滴定药物剂量,即医生需根据患者实时状况,每2-3周对药物剂量进行一次精细调整,直至达到目标剂量或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剂量。在此
    葛恒 主任医师 2024-09-15 10:05:41
  • 一般来说,房性早搏对于心脏和人体的危害性很低,没有症状的话不处理也可以。但是有些患者早搏频繁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就应该及时心内科门诊就诊了。 心内科就诊后,需要根据医生建议,完善各项基础检查,包括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图、甲状腺功能、血生化学检查。明确房早的严重程度,房早是否对心率产生了影响,以及是否合并心脏结构或者功能改变,以及是否合并甲亢等。
    陈秀梅 副主任医师 2022-04-21 14:07:38
  • 焦虑症状表现为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精神症状的核心是提心吊胆,恐惧不安。躯体症状是在焦虑情绪下诱发的,植物神经亢进症状,也就是植物神经紊乱症状。例如心慌气短,呼吸不畅,恶心出汗。肌肉紧张,震颤。以及频繁的便意,总想去厕所,但又解不出大小便。有的还会出现颜面朝红或苍白。急性焦虑发作,其身体反应,则更为强烈。甚至出现肌肉痉挛,呼吸困难,濒死感。患者因此反复到急诊或心内科就医,但检查并无异常发现。患者出现上述表现时,应及时到精神科门诊。通常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能有效缓解症状,从根本上解除患者痛苦。
    刘双臣 主任医师 2021-06-02 22:50:01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