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5条结果

  • 血栓形成及出血风险增高,其诊断标准是外周血中的血小板≥450*109/L。上述两例均符合此标准。其年发病率为1~2.5/10万人,但多见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这两例都是年轻人,年轻化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环境暴露以及生活方式的影响。 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如家族血小板增多症,这可能导致年轻人更容易患病,不少人可能是基因突变,与血小板生成素及其受体改变等等有关。同时,某些化学物质或药物也可能诱发,特别是对于易感个体。 此外,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会增加患此病的风险。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皮肤苍白、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表明血小板增多后血液黏稠度增高,建议及时血液科就医以
    黄捷 主任医师 2024-06-20 09:45:10
  • 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反应血小板增多,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但增多一般不超过500times;109/L,经治疗后情况会得到改善,血小板数目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
    健康资讯 健康号 2022-08-24 17:12:06
  • 静脉血栓栓塞(VTE)是肿瘤常见的并发症,是肿瘤患者的第二大死因。提起肿瘤,令人闻之色变,静脉血栓栓塞(VTE)的杀伤力也不容忽视。当肿瘤遇上VTE,会发生什么呢?恶性肿瘤患者多有凝血机制异常,表现为FDP增高、血小板增多血小板聚集功能亢进、纤维蛋白溶解低下和高FIB血症。同时,恶性肿瘤患者如应用化疗药物也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反应及损伤,某些抗血管生成抑制治疗也可使VTE发病率升高。此外肿瘤压迫血管腔、患者长期卧床等因素也可促使血栓形成。因此,肿瘤患者在疾病的不同时期始终伴有较高的VTE发生风险。 有研究报道,肿瘤分期越晚,VTE发生风险越高,且放化疗及手术均可使肿瘤患者
    王智刚 主任医师 2019-06-28 15:11:25
  • ,对血细胞的生成产生抑制作用及对血细胞的破坏增加,使红、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贫血可因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引起。溶血性贫血可因脾功能亢进引起,病情较轻,临床不易辨认。肝炎后肝硬化还可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血液病(血小板增多症、急粒白血病、慢粒白血、慢性淋巴白血及Evans综合征)。   当身体出现一些不明反应时,应及时到院做个检查,排除可能的问题,也能让自己和家人安心。
    黄厚章 2017-01-14 13:41:06
  • belly)。当原癌的临床表现隐匿时,腹膜转移性肿瘤很难与腹膜间皮瘤鉴别。腹水细胞学检查如果 方法得当可提高阳性率且假阳性少,如腹水找到癌细胞,腹膜转移癌可确诊,并借助于消化内镜、消化道造影、腹盆腔超声和CT、扫描、血AFP以及其他相关肿瘤糖抗原的检测,甚至腹腔镜检查以仔细寻找原肿瘤。有时,即使上述检查未发现原发性肿瘤,临床上也不能完全排除腹、盆腔内病变为转移性肿瘤的可能,在病理检查时,仍应注意将间皮瘤与转移性腺癌和卵巢来源的上皮肿瘤区别开来,在鉴别有困难时,应做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甚至电镜检查。  3.其他原发于腹膜的恶性肿瘤  腹膜浆液交界肿瘤,又称非典型输卵管内膜异位症,原发性乳头状
    邱立新 2018-07-29 12:51:44